行业观察

当前位置:首页/两栖新闻/行业观察

读经教育没有强调德行教育,但德行教育就在其中

“只要一个人把任何一本经典读一百遍,他必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,必定能从经典中领悟其为人处世之道,必定能变化其气质,开阔其胸襟,启发其智慧,并且这一百遍经典必将影响其一生!”

——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

王财贵教授

问:

读经教育应该采用什么方法,为什么大人认为非常枯燥的经典,能让儿童去读?

答:

凡是一个人认为经典枯燥,我就要请他小心一点,警惕一点了,你这辈子完了。经典是智慧,你认为智慧枯燥,经典是天地之道,你认为天地之道离你很远,你不就完了吗?所以千万不要告诉我你认为经典枯燥,我就帮你判定,你完了。

问:

现在的教育理论更强调实用性,读经是否具备这种实用性呢?

答:

所谓学以致用,我们学习就是为了用,如果不用就是浪费工夫了。所以实用主义有他的真理性,但是他的真理性并不很彻底,而很多人了解得更有偏差。说现在教育注重实用,这没有错,但是不是所谓不实用的教育就没有效,我们要问这个问题,才能把实用主义定位,所以,第一句话我们说实用主义是对的,第二句,实用主义不是全部都对,这样才能了解真的实用主义。

再来,读经是不是实用,我们说,读经当然要实用,不过现在一般人讲的实用是指,读经是不是能现买现卖,把实用解释成现买现卖,也就是说今天教你你懂不懂,如果不懂就没有意义,你不懂怎么用?不能用就没有意义,这个有他的真理性,凡是知识技能的学习都要教的很明白,既然明白清楚了,就能在现实生活中用出來,而经典呢,这么小就教这么高深的道理,他懂不懂,不懂,那有没有用,我们说,现在没有用,而且不需要用,因为人是要活下去的,他将来会有用,而且要用一辈子,所以凡是问这个问题,我就说,你去看你的儿子,他会不会活下去,如果他不会活下去,我看这一辈子没有用了,这不是骂人吗,该被骂嘛,你不懂人生嘛,你还可以谈教育嘛?

问:

要求孩子读经,一定要有德行嘛?

答:

这个就是说,在教读经的时候,要不要顺便要求德行,甚至有人说,是不是先要求好了德行,再去读书。大家都知道,一个有学问的人假如没有德行,这个学问或许使人为恶,所以德行是一切学问的根本,有了德行,学问才显出他正面的效用。不过站在教育的立场说,在教育的实施上,要教他读经是容易的,要教他德行是不容易的,并不是读经的孩子不容易教导德行,而是要教导人类德行,本来就是很艰难的工作。既然我们认为读经是有意义的,有功效的,我们就要做了。至于德行教育呢,我们希望做得更好,但是德行好不好,不是你设计出來就一定产生效果,我们只能尽力去教导德行。

所以读经是一定要做的,在任何状况下都要教导德行,而我们发现,读经的孩子,比较容易开发他的德行,所以德行不是要拿出来特别教的,因为德行不能用特定的方式教导,而教导以后一定有成就的。他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,而读经促进了这个潜移默化,教读经的家长和老师也多少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层次,他也能够产生一种示范作用,所以德行不用特别教,也不用特别强调。如果你设计一套教德行的方法出來,往往是德行的败坏,因为他按照一定规矩来实践德行,这就不是德行,德行是从内在启发出來的,是从长时间的熏陶中慢慢长进的,我们相信一个孩子基本上都是纯洁的,不至犯大罪恶的,我们这个时候只能给他教养陶冶,最多给他生活的基础规范,你很难要求一个孩子做到十全十美,我可以把任何生活小细节都规定好,你应该怎么说,怎么吃饭,怎么坐怎么站,应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,规定得细如牛毛,他纵使照这样做,也不见得是一个有德者,他只是一个生活有规矩的人,生活有规矩的人如果不内化,他将来也会用他的规矩来为恶。

我们说在读经教育的历程当中,我们要守住的最底线,第一点,老师家长不会故意教他做坏,这已经站住底线了;第二点,多多少少读经的家长和老师会比一般人有更高的文化期待,这就有增善的可能;第三点,在读经教育当中,我们又设计了一些基本规范,不必太繁琐,不必太严格,只要这个孩子不比一般人坏,在水准之上,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了,我们最后是期待着经典的启发,使他有德行的自觉,更长远的是他步步走向君子圣贤之道,也唯有经典可以给人有这种智慧跟理想,所以我在推广读经历程当中,虽然没有特别强调德行教育,但我认为德行教育就在其中。

问:

读经一定是言教不如身教吗?

答:

这个观点可以分两个层次来讲,一般说的品德教育是言教不如身教,这有相当的道理,因为他的意思是说,你与其整天唠叨,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,你倒不如身教,自己做的非常规范,他看久了会学习,而且他会敬佩你,假如你唠叨,他反而问你你做到了吗?所以言教的功效是比较少的,所以身教为本,这叫言教不如身教。

于是很多人根据这句话说,我们要先训练出一批高层次的家长和老师,不然就教不出高层次的下一代,因为你只是言教,就算叫他读经好了,但是身教没有做好,言教不如身教,你的身教不行,孩子的成长会受到限制。

我认为这里有一个盲点,我们要这样想,生命的发展是多样的,无可限量的,我们要相信生命,要相信人性,要相信天地,要相信孩子,一个老师和家长尽其可能有示范性行为,但是如果孩子只学你的示范性,我们的下一代一定比我们差,所以老师和家长一方面尽可能做好,一方面也不要以为你好了孩子就好,或者孩子和你一样就好了,应该希望孩子的生命有更广大的开发。

我们希望孩子成一个君子圣贤,但一个老师很难做到君子圣贤,那老师怎么办?就用君子圣贤之言教他,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和孩子说,我是跟你一起来学习君子圣贤的,这样你的身教就不如言教了。

所以,讲一个观点,初看有道理,你要再站高一点看,他的意义够不够完整。一方面言教不如身教,另一方面我又说身教不如言教,这两个言教的意义就不一样了,前者是唠唠叨叨的言,后者是圣人之言,我们知道这两个言教的不同,我们就不用执着于,必须训练出有德的家长和老师,才能教出有德的下一代,现在在这个无德的社会里面,等你训练出有德的家长和老师,我看我们民族都灭亡了,没有孩子可以给你教了。赶快教吧,不管你是有德者无德者,不管你有没有学问,没有学问的老师和家长教出有学问的下一代,没有德行的家长和老师教出圣贤,这才是教育的功能,所以,话看怎么讲,不要执着。

你接近圣贤之言,是走向圣贤最方便的方法,你不能说摆一个圣贤在这里做模范,才能教出圣贤,不要这样想,因为没有这样的机会,我们任何机会都要把握。

有的人在那里空想,我要培养出一批老师和家长,要不然怎么可以教圣贤之道,他自以为了不起,一般人说对呀,因为言教不如身教,这是对的,但不现实,所以我是最务实的。随时都可以做,你为什么不做呢,你还等什么时机来做呢?你一等两等,来不及了。

问:

无知,导致很多家长有很大的困惑,他会问现在生存压力这么大,竞争这么激烈,他一直读经,我如何发展多元化的思想和思维?

答:

所以对每一个观点要想清楚,怎么才能应对激烈的竞争?有能力才能应对竞争。而如果我们问,应试的成绩能不能代表能力?你考上好学校能不能代表能力?很多人知道不能。你既然知道,为什么还要去走那条路?

(因为现在用人单位第一个要看的就是你的文凭。)

这就是我们政府首先要从这里改造起,就是看他的才华,看他的品德。而你既然知道这是多元化的时代趋势,十年二十年之后刚好是多元化的时代,等你的孩子长大,会是非常多元化的。多元化的时代,人才出头的管道是很多的,现在就已经稍微可以看出來,许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,他用人的标准不是看你的学历,而是看你有什么样的才华,所以所有家长和学生都应该坚信,将来你能够取得成就,你所能握住的就是品德和才华,而不是分数和学历。如果家长都看破了分数和学历,那体制的分数和学历就不能约束人,所以被它绑住是你自己甘愿的。所以不可以怪罪体制,只能怪罪你对教育不认识,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教育的领导单位,也不可以怪罪百姓,怪罪学生,为什么他们受不住而自杀,你要自己反省,你的制度能不能让他有良好、正常、光明的发展,这两方面都要反省,整个社会问题马上解决。现在就是大家都不反省,所以这制度就死了,已经死了几十年还是死的,家长就往前冲,明知道是死胡同还拼命的往前冲,所以这个问题渐渐浮现出來,一发不可收拾。为什么不停下来反省一下呢?一反省,问题马上解决。

所以问我说怎么解决问题,我说你的人心要恢复光明,那问题又来了,怎么恢复光明?以往都是愚昧的教育,愚昧的成长,到现在的就愚昧的执着,怎么能够光明?那你能光明一点就光明一点吧,能够反省一点就反省一点,反省一点就改善一点,每个家庭改善一点,整个社会就改善很多,所以我并不唱高调。

问:

读经会不会占用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?会不会影响学习?

答:

你就去问磨刀会不会误砍柴功?当然占用啊,那你不要去磨刀,直接去砍柴好了。(笑)